[古韵散文] 趣谈“画上荷花和尚画” (诗韵散文)

[复制链接]
查看1091 | 回复2 | 2018-7-10 17: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有雨的海洋 于 2018-7-10 17:29 编辑

-
                                                            趣谈“画上荷花和尚画”




      据说,清朝有一位翰林名叫李调元,有一天,他来到川东的一座山上,庙中长老素闻才子李调元的大名,赶紧前来接待。长老很好客,领着李调元到山前山后、庙里庙外,尽情地游览一番。并把他请入方丈室中,办了一席很丰盛的素宴款待。席上,李调元见长老和尚几次欲言又止,料定他有事相求,就主动问他。长老这才说出原委:原来,这座寺庙中有幅画,是这位长老的师傅老和尚画的,画的是一枝出水芙蓉。
      后来,江南才子唐伯虎游玩到此,老和尚就请他在画上题字,唐伯虎也毫不推辞,悬腕展臂,龙飞凤舞写下了七个大字:
“画上荷花和尚画”
      当时的方丈老和尚刚要提问,唐伯虎就说:“我走之后,若有人能对出“画上荷花和尚画”的下联,此人必定是当今的奇才!”说完飘然而去。
      可多少年过去了,一直找不到人能对得出“画上荷花和尚画”的下联来。
      李调元听长老和尚怎么一说,兴趣陡增,马上请长老把画拿给他看。果然是画妙字绝,地道的唐伯虎真迹。李调元望着这个上联寻思,发现其中的妙处。原来,这句“画上荷花和尚画”,无论正念反念,读音都是一样的,难怪唐伯虎要口出狂言。
      李调元对画沉思良久,微微一笑,对长老说:“长老,请借文房四宝一用!”长老随即将大号提笔一支捧到李调元面前,并且为之磨墨说:“请翰林大人锦上添花!”只见李调元提笔在手,略一沉思,便紧靠唐伯虎的“画上荷花和尚画”之旁,写了下联: “书临汉帖翰林书”
      从此,这一副对联这一幅画,就作为这座寺庙的镇寺之宝,挂在这个方丈室中了。
      
      笔者管见,实际上,以“书临汉帖翰林书”对“画上荷花和尚画”,对得并不好:因为其中上联的“上”是方位词,而下联的“临”是动词(或者是助动词),因此对得不工整:此外,“书临汉帖”是“按照汉帖来写”的意思,对“画上荷花”,结构上有天壤之别,所以对得不妥。因此,笔者认为,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不能作为“镇寺之宝”。
      其次“书临汉帖翰林书 “其中的第一个”书“字,毫无疑问是动词,但是“画上荷花和尚画“其中的第一个”画“字,是名词。例如,我们常说:‘’看这一幅画‘’,其中的”画“字,也是名词。
      如果其中的第一个”画“字是动词,那么“画上荷花和尚画”的意思是,画上去的一朵荷花,是和尚画的。总是让人感到”啰里啰嗦“,古人惜字如金,怎么能多此一举;古人讲究炼字,怎么能如此糊涂,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因此其中的第一个”画“字,应该是名词,“画上荷花和尚画 “,意思是,“这一幅画上的荷花是和尚画 的“,这样理解,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可是,话要说回来,这个上联确实是非常难对,由于,机关联往往顾此失彼,工意难全。所以,翰林学士李调元的”画上荷花和尚画,书临汉帖翰林书 。“依然在很长时期内,被认为是经典之作。
      俗语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临汉帖翰林书 。”与下面的对联相比,绝不能相提并论,当然还是出类拔萃的。请看,网上的对句: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诗拂西施媳妇诗。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留敷石榴师傅留。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棋敷雾气武夫棋。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鱼中烟雨掩终鱼。
又有:
画上荷花和尚画;
道边石榴道士留 。
还有:
画上荷花和尚画;
戏堂乾坤钱塘戏!
      下联“戏堂乾坤钱塘戏”的作者说,乾坤对荷花是否大了?    于是灵机一动,这个下联的作者得出了第二个下联:
雨下红娘虹下宇!
      这个下联的作者又说,有时也会一边出彩虹一边下雨的,他觉得取“雨”谐音“宇”,比原对稍有优处。
      这个下联的作者,又想到“和尚画”的“画”是动词,“宇”却是名词,楼宇的意思。对联这样是不可以的。 终于,这个下联的作者,又想出第三个下联:
画上荷花和尚画,
埋孤泥土尼姑埋。


      笔者认为,他的水平有待提高,但是他的精神可嘉。


      话分两头,上面的对联,笔者感到最有趣的是:
画上荷花和尚画;
道边石榴道士留 。
          和
画上荷花和尚画,
埋孤泥土尼姑埋。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这里不含褒贬,也没有指出作者的大名,纯粹是为了探讨之用:
      和尚对道士的一副对联,除了平仄不妥外,还要考虑到前面的”边“与后面的”士“,不是同一个“音”。
      和尚对尼姑的一副对联,“埋孤泥土尼姑埋”,除了句子佶屈聱牙外,还应该看到前面的”孤“对上联的”上“,是不行的。
      
      笔者不才,凑字凑成四个下联,不揣冒昧,献丑如下:
      其一: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词中柿树世忠词。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词中士气世忠词。
      注:
      1,据史书记载,韩世忠是南宋时著名的抗金名将,一生铁马金戈,叱咤风云,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
      2,世忠词中的”词“,是名词用作动词,是“作词”的意思。古人的这种用法很多。例如,李商隐 (唐代):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其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其中的”镜“,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是”照镜“的意思。正因为其中的”镜“,是名词用作动词,所以可以与下联中的动词”吟“相对。
      问题又来了,‘词中柿树世宗词’,其中的柿树跟世宗词有什么关系?
      虽然不排除文武双全的军事家韩世忠有作‘柿树词’的可能性,但是我没有时间去考证。所以笔者又献丑一副: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词中士气世忠词。
      这样,仿佛比较妥当一些了。
      其二: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书中菹草祖宗书。
      注:菹草,双关语。1,是指"草书";2,是指草本植物。
      其三:
上联:画上荷花和尚画;
下联:诗中镞矢族宗诗。
      注:
      1,镞矢:一种轻疾而锋利的箭。《庄子·天下》: 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鹖冠子·世兵》: 出实触虚,禽将破军,发如镞矢,动如雷霆。
      2,族宗:即宗族,由几个核心家庭组成。宗族可以合并成更大者,称为部落。(百度可查)
      3,‘诗中镞矢族宗诗'中,最后的一个“诗”字,与其一中“词中士气世忠词”的最后一个“词”字用法相同。是名词用作动词,是“作诗”的意思。
      其四:
      画上荷花和尚画;
      书缘奘草状元书。
      注:
      1,其中的“缘”,是指方位、边缘,可以对、方位词“上”。
      2,奘草:不是笔者杜撰的词语,奘草是鱼苗养殖中、所用的一种水草(百度中有介绍)。
      3,奘草是双关语,也含有"草书"的意思。


      笔者凑字的四个下联,问题肯定不少,玩玩而已,以博一笑。请朋友们也来创作几个下联,一起来玩玩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松雪远阳实名认证 | 2018-7-11 09:16:3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有雨的海洋 | 2018-7-11 12: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789

主题

2830

回帖

406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62

最佳新人活跃会员热心会员推广达人宣传达人灌水之王论坛元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