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赏析] 贾宝玉谈死亡

[复制链接]
查看1314 | 回复2 | 2018-7-7 10: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月印无心 于 2018-7-7 10:24 编辑

作者:山西太原市:黛汐(大学新生)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曾经多次谈到死亡,无论是“死了干净”的气话,还是“不如我死了”的闹脾气,总是透着一股浓浓阴柔味道。然而,在原著第三十六回,贾宝玉曾经发表了一番对死亡的理解,极具艺术性:
“比如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该死于此时的,趁你们在,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之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要托生为人,就是我死的得时了。”
其实,这句话在原著中极为点题,套用清代批评家的关键词,这句话之于全篇是“着眼”的一句。首先,这是一个极为“娘”的死法,极为女性化,也是极为玛丽苏的死法。天下人都爱上我,这本身就是女孩子的价值体现。
其次,死得方式很娘,但死得形式非常庄严,虽娘但不伪。短短的一段话,体现出了贾宝玉对死亡的最美想象。尽管极为悲惨,但是又超级诗意,是一种超越常人想象的浪漫。这也是贾宝玉对死亡的另类追求。
再次,这段话中对生与死的理解是极为高深的,并非简单的诗意化的想象,背后有一定的哲学诉求,同时也映衬了神瑛侍者投胎为人的设定。贾宝玉希望自己随风化了,从此再也不托生为人。这句话很关键,说明他相信有来世,相信轮回。
最后,让别人的眼泪逆流成河,浮起自己的尸体。这句话表面看是极为悲壮的自恋,其实并不是。原著对贾宝玉的设定是众位姐妹都很喜欢他,家里的丫鬟也喜欢。他知道,在这个时刻死去,眼泪是足以托起他的尸体的。
贾宝玉为何悲观地认为,此刻死去才能收获足够的眼泪,而不是此后呢?因为贾宝玉明确地感受到整个贾府,甚至是整个大观园一直弥漫在“别离”、“凋零”的神秘氛围中。姐妹们嫁人的嫁人,死的死,伤的伤,慢慢的人去镂空了。
贾宝玉的悲伤并非因为他的性格很娘,而是因为他超越常人的敏感。其实,贾宝玉骨子里有很阳刚的一面,也有很爷们的一面,只是他是神瑛侍者转世,他来是经历人间之苦的,所以他不可能如薛蟠、贾琏一样蹉跎人生。
同时,贾宝玉的这种娘,表达出了情感的真挚,这是他从内心发出的真情实感,而不是为了泡妞说的花言巧语。因此,他娘归娘,但是并不虚伪。无论他想死的心是真还是假,但是丝毫看不到他虚伪的动机以及他虚伪的结果。
所说,贾宝玉谈生死,总能点到人生最敏感也是最痛的地方。仅仅用女性化的思维来概括贾宝玉的所有行为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
戊戌年夏月
黛汐于潇湘馆

心若菩萨,快乐无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松雪远阳实名认证 | 2018-7-8 09: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周末快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松雪远阳实名认证 | 2018-7-8 09: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学习,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