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人消失后,最简单的帖子都没人能写了

[复制链接]
查看1538 | 回复5 | 2017-2-19 20:30: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的乡村,就真的没有人能写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帖子了。现在的农村,大多是一些没有文化,基本不识字的老年农民。现在的农村,没有自产的帖子了,也没有了“乡村文书”这种传统的文体,整个乡村的生态变了,乡村似乎再也不需要任何一种文书了。



因为旅途的前方靠近沈从文的故乡,我出发前就带上了他的《湘行散记》,路上一翻,又见到以前看过的一个段子,那是1934年沈从文回故乡探母途中,附在给他新婚妻子张兆和的信末的:“在路上我看到一个贴子很有趣:立招字人钟汉福,家住白洋河文阁大松树下右边,今因走失贤妻一枚,年十三岁,名曰金翠,短脸大口,一齿突出,去向不明。若有人寻找弄回者,赏光洋二元,大树为证,决不吃言。谨白。”然后,沈从文附了一句:“我一字不改写下来给你瞧瞧,这人若多读些书,一定是个大作家。”

资料图:湘西农村

这个段子固然有趣,但作为乡村出身的沈先生本人,应该是不会感到多么奇怪的,我觉得他抄下来是为了给出生大家闺秀,不闻乡间俗事的妻子找乐,因为他知道“乡村文书”大致就是这个样子。这个段子的趣味,在于它生动简洁,土得掉渣。故事的主人公,不住在深宅大院,而是一棵大树旁边(如果他家的房子比较体面,也该说房子旁边有一棵大树才好),还养十三岁童媳贤妻一枚呢,再从“走失”的事实来想像,这家人的生存境况恐怕着实不怎么样。这段文字就描绘的是这样一幅乡村图画。

可是,我无论是以前读到它,还是这一次再读,脑子里都还有一个场景,即风景如画的湘西山村,一个土秀才,戴着瓜皮帽,捊着山羊胡,鼻梁上架着反光的眼镜,坐在昏黄的煤油灯下,一张遍体鳞伤的桌子面前,煞有介事地写着一个寻妻启事。这样的“土秀才”,是最低级的乡村读书人,他们做得最好,也就在乡村开个私塾,一般的,就给人记个生辰八字,写个抱约婚约,也就是承担很普通的乡村文书。遇有较大的场面,如编修族谱方志,立碑刻序之类,则是一村一族公认的学问更大的人做的。

这是历来的一种乡村秩序。在科举时代,读书人最大的理想当然是货与帝王家,同时也就走出了家乡(清朝就很认真地实行了回避制,主要领导一定是从外地派任),但一定也留下了一批读书人在家乡。科举废止后,读书人同样走出乡村去谋取出路,沈从文,黄永玉就是这样出来的。然后家乡还是留有读书人。不然,以上沈先生写给妻子逗趣的帖子,就没人写了。

可是,现在的乡村,就真的没有人能写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帖子了。现在的农村,大多是一些没有文化,基本不识字的老年农民。现在的农村,没有自产的帖子了,也没有了“乡村文书”这种传统的文体,整个乡村的生态变了,乡村似乎再也不需要任何一种文书了。

新闻资料图:农村热衷书写的老人

乡村读书人和乡村文化的消失有一个过程。土家族作家野夫生于六十年代初,他的出生地归于鄂西南,跟沈从文同属一个乡村文化带,我们从他大量的记叙家乡文字中发现,他小时候,也就是文革期间,在家乡就见过“高人”,也就是说,那时还有乡村文人。笔者跟野夫同代,笔者出生在川东北,跟野夫的家乡不算远,如果我要去沈从文的家乡凤凰县,野夫的家乡是中点,野夫虽是湖北人,但我们同属一个方言区。也就是说西南官话的这一片乡村,包括川东北,湘西,鄂西南,陕西南,重庆这几省市交界的地方。

我有以下这些记忆,来说明我感受到的乡村文化和乡村文人消失,以博取朋友们的一声同情的叹息。我小时候的人民公社的墙壁上,到处贴着“革命大批判墙报”和“革命宣传”的标语,其实,没有多少贫下中农去看的,因为贫下中农一没有文化,二没有兴趣。我记得,经常有个别老头,站在那里看,其中有一个我认识,他是我的本家,他低头走路,不看任何人,好像跟任何人都没有关系,他看标语和墙报,没有表情,他身体略高,穿的破烂,略为佝偻,很卑微的样子。我爸爸告诉我,他是我们本族的读书人。

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我还得知,在土改的时候,本乡有一个烧书的故事,他家的藏书,没收后堆到乡公所的一个旧时的戏台上,然后烧掉。本族族谱藏在他家,土改时没舍得交出,到文革时,实在害怕,自己烧掉了。现在,我确信,到那时,我们村便没有一本像样的书了。虽然这时每家都有了一套以上的毛泽东选集四卷本和林彪编的节选本小红宝书,但农民是一不懂,二不读的。

不过,就在文革期间,我们这个传统自然村,除了他们家,本族还有读书人的,其证明就是,文革中家家户户除了挂毛主席像,还要挂毛主席语录,野外,则要树立毛主席语录碑(用石头砌成),而书写语录牌和语录碑,就用不着有名的读书人,相当于沈从文先生记叙的寻妻启事的那种略为识字的乡村小文人就够了。这是我对传统书法最初的认识,我至今记得语录被他们漂亮地书写出来的样子。

现在,那一代读书人早就不在了。笔者曾经在腾讯的上一篇文章中提到,现在的乡村以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老农民为主体,他们即便可能略为识字,也说不上文化,更没有传统文化,甚至配制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农药,对他们也构成困难。至于文革后出生或文革后教育的一代,基本离开了乡村。看起来,乡村后继乏人。那么,说到这里,单说乡村文化和乡村读书人的消失似乎就不够了,应该说乡村的消失。顺利说一句,乡村“后继乏人”实际不是真命题,只是因为农村土地被预期有一天会在拍卖场上大放异彩,所以不准“城镇户口”进入的政策限制造成的。

乡村文化和乡村读书消失得那么干净彻底,以至再也看不到一个漂亮的手书正体字。即便是墓碑,也不是本村人写的,而是在城里制作,用电脑字库里的书写的。现在的农村当然也悬挂标语,那只是电讯广告,农药广告,和学习贯彻上级指示的标语,哦还有,村务公开栏目牌,也都是一律的印刷体,也是从城里制作好了送来的。这算是城市对乡村的文化输入?

农村手工刻碑已被机器取代

以前,即使在最偏僻的乡村,也有物证可以证明这里有三千年文明。世居的大户人家有族谱,可以看到数千年的繁衍和迁徙。一个长期农耕的自然村,总会有人家藏四书五经,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还有那么多可以追溯到遥远起源的规矩。这些就是证明。现在,农村哪家还有族谱,哪家还藏有线装书?哪个村还有读书人?这些都没有,你凭什么说你这里有三千年文明?

不过,必须要把话说回来,我一再提醒自己要避免无谓的“文化忧伤”。文化是必须要转型的,文化的形态是多样的,有文化就行,不一定要属于某种文化。全球文化在加速融合,有的孩子本来出生在某一种文化里,但是从小就去另外的文化里留学或移民,他们和他们以后,母语文化就消失了,这没有什么可悲伤的,说不定过一些时候回头看,他的母语文化整个不见了,而他活在另一种文化里,这就如同逃出泰坦尼克号一样,是幸运而不是悲伤。所以,重要的是,告别了旧文化,新的文化在哪里,是不是形成了文化荒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乐 | 2017-2-20 13:55:21 | 显示全部楼层
潮流是不可逆转的!乡村文人消失后,接下来便是城市文人。我们现在的诗词就是生活几百甚至是几千年以前的。
来过,知足。我还在地球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白乌鸦实名认证 | 2017-2-25 21: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白乌鸦实名认证 | 2017-2-25 21:3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月印无心实名认证 | 2018-5-14 13:52:35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别忘了根!忘了中华文化的根,就如饮无源之水!
心若菩萨,快乐无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月印无心实名认证 | 2018-5-14 13:5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创新别忘了根!忘了中华文化的根,就如饮无源之水!
心若菩萨,快乐无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