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散人 发表于 2016-6-12 09:44:28

子罕第九

子罕第九作者 孙贵贤
本篇主要讲的是,编纂者通过他人之口,表现了孔子的学问已经达到了贯通古今的境地,他的德行修养已经达到了圣人的高度。
九.1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翻译孔子很少谈利,相信天命,赞成仁德。
本章意义
本章讲的是弟子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四·16)利,在孔子看来,“利”属于小人追求的,不属于君子应该关心的事。











王文刚 发表于 2016-6-17 17:26:29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东海散人 发表于 2016-6-12 09:47:30

下面重点阐述天命:
在《公冶长第五 》十三章里有一段子贡谈论孔子的话,他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天道与性,不可得而闻也。”试将本章翻译如下:
翻译   子贡说:“我们老师关于文章的学问,我们可以听到。老师关于人性和人的命运的言论,我们听不到。”
本章意义
本章讲的是子贡对孔子关于文章与人的命运的话题。
性,人之本然,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受之父母。人之父母不同,故而,人之“性”千差万别,难以言之。同一父母所生皆有不同,况他人乎?!岂可言之?二是,受之天命。这个方面大家又有一定的相似或相近,所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十七·2)
天道,自然之法。对人的吉凶祸福有着难以琢磨的影响,不可以用语言表达,只可以用自己的心去揣摩、去体会。
性与天道,其实是一个东西。“天命之谓性”。(《礼记·中庸》)一个人的“性”是由先天赋予的。

东海散人 发表于 2016-6-12 09:49:39

一个是人的本然,一个是天的本然。孔子是不会对这些发表自己的看法,他主张的是,人的后天教育。对人的自我修养更感兴趣,人的自我修养更值得关注。人通过后天的自我修养,进行后天的“学”与“习”,达到人生仁德的境界。

孔子的不言性与天道,或源于此吧?

天道,即天命。他还说过“君子畏天命”(十六·8)这是孔子不言“天道”的另一个原因吧?君子畏天命,不会去触及它的。对于“天命”,孔子自有自己的看法,他说“五十而知天命”。(二·4)孔子所说“知天命”,就是知道“天命”难违。人不能与天抗争。

我想还有另外两个原因。其一,既然“五十而知天命”,人只有到了五十岁才可以做到知天命,那么,这些没有达到五十岁的弟子们,是不会做到“知天命”的。其二,“小人不知有天命”。(十六·8)小人不懂“天命”,对于他们,孔子说了也是白说。这样一来,孔子之不言“性与天道”,就找到依据了,没到五十岁的人和小人是不懂天命的,是没必要说的。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言。君子不失人,亦不失言。”(十五·8)这或许就是孔子不言“性与天道”的真正原因之所在吧?!也或许,这两章是孔子一起说出来的。是编撰者有意将这两章分开的,也未可知啊。

白乌鸦 发表于 2016-6-12 18:10:24

冯兴龙 发表于 2016-6-13 08:47:00

精彩
小人求利
君子心思不在这

冯兴龙 发表于 2016-6-13 08:47:43

老师辛苦了,感谢支持国学。

王文刚 发表于 2016-6-17 17:26:22

孔子很少谈利,相信天命,赞成仁德。

王文刚 发表于 2016-6-17 17:26:39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王文刚 发表于 2016-6-17 17:26:52

在孔子看来,“利”属于小人追求的,不属于君子应该关心的事。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子罕第九